北森生涯400电话400-635-6690
北森生涯官背景banner图

专业助力成长

职场干货 · 热点话题 · 新闻资讯
首页 > 行业干货

中年职场人面对晋升要放弃么?到底以家庭为主,还是生涯发展为主?

发布时间:2022-04-11     来源:笙芽杂志

咨询师面对来访者

职场晋升与平衡家庭的困惑

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一起来看看

GCDF-T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导师于致

如何指点迷津


来访者王先生,北京人,45岁,某公司销售经理。最近,公司为了拓展业务,要在成都成立一个分公司,老总希望他能出任分公司经理。


对于王先生来说,这是一次职务上的晋升,薪资加倍,也意味着更大的平台和视野。当然,工作也更具挑战性,会更忙、更累、有更多应酬……同时,新工作也意味着会被调往外地,留下妻子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


“无法兼顾家庭”,成为王先生最大的顾虑。虽然妻子支持自己在事业上更进一步,但同时也会担心,遇到“孩子生病”这样的事情,一个人会照应不过来。

 

一旦离开了现在的岗位,意味着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都要交到接任者手里。到了新城市,自己则要重新开拓客户资源,承担全部的管理责任和业务压力。


相反,留在现在的岗位上,虽然业务深耕带来的增长空间有限,但王先生对现在的收入已经很满意了。到了这个年龄,真的要牺牲健康和家庭来为公司负重前行吗?


第一次见面,咨询师与王先生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和沟通,从个人基本信息、需要的帮助、生活方式、家庭情况以及个人医疗史、职业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收纳面谈。


根据王先生的要求,两人确定了两个咨询目标:

1、是否接受晋升,到新岗位任职?

2、自己已经45岁了,所以到底要以家庭为主,还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


咨询师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三点困惑:

1、这种情况,要做技能测评吗?我的初始想法是做"价值观测评"和"生涯幻游",先解决第一个咨询目标。然后,再结合"角色饼图及其分析"来解决第二个目标。这样做,全面吗?

2、"生涯幻游"一般是解决职业方向的问题吗?如果是对十年以后个人工作、生活状态的一个预判,又该用什么呢?

3、我感觉到,对方是想着慢慢进入养老状态的思维......


基于上诉情况,对于该名咨询师,于致老师进行了如下督导:


 1、获取全面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为了帮助来访者澄清问题,咨询师还需要收集更多具体的信息,比如∶


如果放弃这次晋升机会,不舍与不甘的是什么?


选择,往往涉及到取舍。选择了某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选择也好,放弃也罢,都会有相应的得失。与来访者一同澄清这些利弊得失,会让来访者对自己的困惑有更好的觉察。


另外,在选择的过程中,来访者也会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关注来访者在表达这些问题时的情绪状况,也是收集信息的一部分。


说到照顾家庭方面,目前孩子多大了?妻子做什么工作?来访者目前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具体责任是什么……


当来访者的表达比较模糊时,我们可以用“具体化”技术,将问题做进一步澄清。当“照顾家庭”这一概念具体化为“为家庭做哪些事情”时,来访者才会清晰自己在家庭责任中“哪些是可以放下的,哪些是不可替代的”。



 2、咨询目标的整合 


来访者的咨询目标看似有两个,第一,自己是否接受晋升,到新岗位任职;第二,40多岁了,到底应该以家庭为主,还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


但我们注意到,来访者的两个选项是互斥的:以家庭为主,意味着放弃外地的晋升;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意味着难以照顾家庭。


因此,这两个目标是有关联的。


当来访者存在多个咨询目标时,规划师应该问问来访者“目标之间存在着什么关联?想要先解决哪一个?从哪儿开始入手,更有利于全部问题的解决?”



 3、选择合适的理论工具 


本案例中王先生的问题,可以适用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来访者面临新的晋升机会,但新的岗位有新的工作要求,需要来访者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更高水平的技能以及更加高亢的工作状态。


当然,新的岗位也有新的增强系统,会给到来访者更高的薪资待遇以及更好的视野空间,但这是否与来访者当下的需要相契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帮助来访者澄清价值观,当来访者清晰了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什么是最重要的",才会做出令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无论来访者选择了什么,接下来都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胜任工作。即使是留在原岗位,是否也还有新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应对?


另外,从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来看,来访者的选择也可以被看作"是继续留在'建立期'建功立业,还是进入'维持期'维持现有的成就地位",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里,即使是维持现有的成就和地位,也需要人们不断地适应新变化,提升新技能。因此,可以问问来访者,如果要巩固现有的成就和地位, 自己还要付出哪些努力?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可能不用急于在咨询时采用生涯幻游。生涯幻游技术是将来访者拉入未来十年的场景中,想象十年后的自己,更适用于发展性议题。


从本案中已经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来访者心生退意,加之年龄因素,对十年后的憧憬可能会比较偏向于生活场景而非职业场景。


如果真的用到生涯幻游,幻游后的访谈很重要。我们可以让来访者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如果要成为未来的样子,当下需要做些什么?将未来与现在建立连接,未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当下。


因为来访者的问题焦点不在于如何在家庭与职业之间做好兼顾,而在于如何取舍,所以咨询时,角色饼图可暂时不用。



★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保持觉察,做到价值中立


请咨询师保持觉察"我感觉到对方是想着慢慢进入养老状态的思维",在这样的感觉里,咨询师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评判?


在咨询中,咨询师要有自己的元认知,对自己的言语、想法、情绪、行为保持觉察,尤其要觉察是否带入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和影响来访者,是价值中立的要求。



后记


在实际咨询过程中,我们常用以下三个比喻来形容咨询师的状态∶


第一种状态∶沉入水中


如果我们把来访者比喻成正在人生河流中挣扎的人,那么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和来访者一起"沉入水中"。


即我们要想象与来访者置于同样的处境中,对来访者的境遇感同身受,真正做到与来访者共情。



第二种状态∶浮出水面


当我们浮出水面时,我们能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那个在水中挣扎的人,我们还能看到"水面"及"两岸"的情况,进而可以知晓,来访者正处于什么样的时空环境里? 与之相关联的人、事、物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第三种状态∶悬在空中


这种状态,要求咨询师要有更高、更广的视野,看清河流的走向,看到河流中的来访者和咨询师。


是什么样的过往经历造就了来访者今天的境遇?

向前行进,来访者可以走向哪里?

接下来的途中,又有可能遇到什么?


同时,"悬在空中"的视角,也让咨询师对自己和来访者都能保持第三方的视角,除了更好地看清来访者之外,也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看到两人的关系状态,自己与来访者如何互动和影响。


咨询师要发展自己"悬在空中"的能力,对规划过程保持"悬浮注意"。当然,这个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当咨询陷入困局时,请督导做咨询进程中的"第三只眼",有助于新手咨询师提升自己的觉察与反思能力。


*本文首发于「笙芽」第30期

转化条
留下您的信息
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提交成功!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