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二战”学生就业指导时,首先要了解个体的考研目标、决策过程、行动力等,对于规划清晰的学生可以尊重,但对于一些确需指导的学生不妨试试强干预……雷霆手段,对方或会报之欣然,正确行动!
“医者难自医”,我这个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老师,前段时间自己也有了生涯困惑,询问了周边“重要他人”的意见,但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心。几番几思量,约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直接问出了问题,没有咨询,只是在一餐火锅中就解决了我的问题。他的方式直接但有效——“强干预”,这不是我们生涯规划应该使用的一种方法,但为什么就见效了呢?
我回来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前些年我一直在生涯教育前移的工作上下功夫,在生涯教育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尊重个体,唤醒生涯意识”。但近几年我一直在帮扶上下功夫,我发现我更多地会对学生“强干预”。
考研分数线公布之后,很多高校都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就业指导,大家最大的痛点其实都是“二战”的学生。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生涯规划指导方式,对个体“尊重”就好,针对这些学生其实可以不做工作,这终究是他们的选择。可这些年我不断地研究“二战”的问题,与“二战”的学生座谈,给“二战”的学生深度辅导,对他们进行“强干预”,是因为我真的认可“强干预”是有效的指导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类型的指导需要“强干预”呢?
个体没有足够的信息,决策信息都是个人想象
前几年遇到一个北京生源,男生,工科专业,党员。如果是北京高校就业口的老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一类学生在求职市场可以说真的是供小于求,早些年北京还流传着“党干京男”的传说,但这名学生却在“二战”和求职之间摇摆。辅导员把这个学生转给了我,一番咨询过后,我发现他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得此“根本”之后,我用的就是最简单的强干预手段,于是当即联系了市场的老师给他推荐了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企业岗位,学生在面试之后顺利留在了工作单位。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采用传统咨询手法,让他自己去探索,可能这名学生会去双选会现场,但在看到更多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岗位之后,就会转而退缩,继续考研了!
有人说,也许他“二战”能上岸呢?你不怕自己改变了他的人生吗?我是一个坚定的“学历有用论”的人,但我不信奉“学历万能论”。如果是一个为了追求科研学术道路而选择读研的人,我绝不会轻易影响他的决定;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那对于这些在本科阶段就业竞争力就很强的人而言,大可不必!
个体的决策是逃避性选择,完全不考虑决策成本
这几年和“二战”学生聊天,有很多这样的对话在重复上演:
我:“你为什么想读研究生啊?”
学生:“因为我觉得我还没在学校待够,还不想太早工作。”
我:“那你今年考了吗?”
学生:“今年我没有努力,明年我就好好努力。”
我:“现在‘春招’可能还有很多岗位,那有没有想过明年考完之后,可能就没有这么多岗位了……”
学生:“没想过。
”我:“那这一年考研,你会有经历的空白呀,你有想过影响吗?”
学生:“没想过,这还能有什么影响?”
这些学生的决策,都是冲动决策,他们不愿考虑决策成本与决策风险,但在就业这件大事上,我们是希望学生进行“深思熟虑”,充分了解决策成本和风险。对于这类学生,我会把自己所知道的决策风险全部告知,因为决策本身就是未知。由于学生只有这一次决策机会,他也无法系统搜集到一些信息,而作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我掌握着大数据和一些有效信息,很多人在这样的强干预下,会看到自己决策的不足,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无决策权的个体辅导
去年有个毕业生,考研失利“春招”签了一份工作,结果过了两天,毕业班辅导员给我打电话说学生要违约,父母不让学生工作,而是让他继续考研。我和辅导员们开玩笑说,我们现在不但需要做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还需要做家长的就业观教育。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方面需要让他们意识到“生涯决策的主体是他个人”,但对于一直言听计从的学生来说,通过“强有力的发问”很难让他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个时候更多地是需要我们来对他进行强干预。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孩子好”,但不能以爱为理由,绑架孩子的人生。一个 22 岁的毕业生,应该有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和能力,意识到这些,也许他才能真正长大。
从事“二战”指导的这些年间,我也曾经有过疑虑,会不会学生真的可以“二战”成功?这是当然,比如有第一次跨考外校、外专业390分没上岸,“二战”考本校成功了的学生;有工作了两个月与领导“不可调和”,转而“二战”一举拿下……但镜头更多记录下的是“二战”大军的失利与失意。所以,我们在做就业指导时,首先要了解个体的考研目标、决策过程、行动力等,对于规划清晰的学生可以尊重,但对于一些确需指导的学生不妨试试强干预……雷霆手段,对方或会报之欣然,正确行动!